bg
  • 凤凰卫视
  • 2022年12月02日10时

    26年后,所有人听到了这位失语者的愤怒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吗?


    学习的时候,悠扬的轻音乐是否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失眠的时候,轻微的白噪音是否可以让你加速入睡?


    再形象一些,请选择性浏览以下无声版视频


    无声版《星球大战》达斯维达出场


    离开了《帝国进行曲》《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还有威慑力吗?


    无声版《现代启示录》“空中骑兵”片段


    没有《女武神的骑行》《现代启示录》瞬间失去了磅礴浩大的气势。


    无声版《泰坦尼克号》经典画面


    没有那首经典的《MyHeartWillGoOn》搭配《泰坦尼克号》是否觉得丧失了灵魂?


    在此再放上有声版原片以供对比。



    是否觉得有声与无声带来的体验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视听语言”是最为电影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假如剥夺了“视”“听”的权利,你还能享受这个世界的乐趣吗?



    世界上就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被剥夺了普通人习以为常的感官体验。


    他们有的不知天空是何颜色,有的满腔爱意却无法表达,有的不能伸手触碰微风,有的不能肆意奔跑......


    他们被统称为“残障人士”。


    随着公众对残疾人的日益关注,1992年10月16日,联合国确立每年的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


    但这并不足以让所有人重视残疾人的社会问题,失业、文盲、被歧视等困扰依旧缠绕着这个弱势群体。


    凤凰卫视电影台将通过电影的力量,号召大家一起关注残疾人,关心残疾人。


    马切伊·佩普日察导演作品《生命如此美好》


    凤凰卫视电影台将于12月3日 10:25播放《生命如此美好》,敬请期待。




    他从小被称为“不会思考的蔬菜”



    就连神父都不愿再为他祈祷。


    扭曲的手指、抽搐的四肢,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又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思想?


    他叫马特乌斯,是一个先天残障导致永久性肢体痉挛并无法开口说话的孩子。


    人人都放弃他,但他的父母没有。



    母亲依旧教他走路,父亲则时常陪他玩耍,还教导他男人该如何表达愤怒。


    当旁白响起的瞬间,导演送给我们一个礼物——没有那么糟糕,马特乌斯是有思想的。



    带有一丝自嘲的旁白,字字透露着他强大乐观的内心


    父亲承诺要为马特乌斯展示“绽开的星星”,那是他见过最靓丽的景色。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在盛开的烟花下,父亲意外坠楼去世。


    随着马特乌斯的成长,他结识了自己的初恋。



    安卡能从他变形的动作中读出爱意,他畅想着以后的幸福生活。



    而为了躲避家暴,安卡必须搬去另一个社区。



    他们用手指在门缝中相触告别,从此再也没见。


    随着母亲年事渐高,马特乌斯被送去福利院,离开了家人的保护。


    他在那里经历了酸甜苦辣,洞察着人情冷暖。



    讽刺的是,马特乌斯用自残来抗议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却收获了因“不敢担责任”的关心。



    有幸,他最终遇上了语言康复老师。


    在一番训练后,马特乌斯传达出了这辈子的第一句话:



    不是!我!蔬菜!


    并以父亲表达愤怒的方式反击侮辱他的人。





    在窗台上趴望世界,在地板上蠕动扭曲,在轮椅上抽搐嚎叫,将近30年,他终于达成了愿望:


    “我也是人,我也有思想,请正视我。”





    这部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波兰电影是第3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最大的赢家。


    它包揽了最受欢迎电影、美洲大奖和宗教人道奖三项大奖,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冷门佳片。


    演员大卫·奥格尼克


    马特乌斯的饰演者大卫·奥格尼克在影片中出类拔萃的演技,也让他在各大电影节收获了一座座演技类奖项。


    《生命如此美好》在影片的最后放出了原型伊瓦·皮塔的影像资料。



    他的身体同影片中的演员一样扭曲僵硬,但他的笑容却像任何一个幸福成长的男孩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镜头展示着生命的蓬勃气息。



    无论是影片还是影像资料的最后,马特乌斯和伊瓦·皮塔,都是独自一人通过望远镜看向天空,他应该在想:


    “今天是八月十一日,现在晚上十点半。天上没有云,一轮新月高悬空中。我正看着水星和金星,明天的天气一定很好。”


    虽然马特乌斯有着曲折的经历,但影片没有发力于不停反转的剧情强调苦难。


    相反,导演用干净明亮的镜头与轻快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温馨氛围,将这不幸的主题变成了一个特殊男孩的成长故事。


    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


    这位来自波兰的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虽然听起来耳生,但他活跃于中国的电影节,并凭借《我是杀人犯》收获了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大奖


    凤凰卫视电影台将于2023年1月8日 21:15播放《我是杀人犯》,敬请期待。


    马切伊·佩普日察导演作品《我是杀人犯》


    马切伊·佩普日察还执导过另一部残疾人题材电影《盲琴师》,该影片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取得了最佳影片提名


    马切伊·佩普日察导演作品《盲琴师》


    提到波兰,很多人只想到它是一个被战争摧残的国家,而忽视了它也是老牌电影强国,也忽视了这个国家也有国际A类电影节——华沙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范围内有6.5亿残疾人,占世界人口的10%。根据2018年中国残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中国有残疾人8500多万,涉及7000多万个家庭、2.6亿人口。



    2009年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普通大众对精神残疾人物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电影。


    电影的声光电效果,更易于造就一种“拟态环境”,受众会在自觉或不自觉间接受电影中反映的“事实”,以及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而这种“事实”有可能是对现实环境的错误认知或偏见。


    因此,电影这一媒介如何再现残疾人群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中,残疾人题材电影大概能粗分为以下几种:


    1

    猎奇电影


    最早一批描述残障人士的电影是在默片时代,托德·布朗宁导演作品的《畸形人》就是其中之一。


    托德·布朗宁导演作品《畸形人》


    它反映了那个年代残疾人的出路——以猎奇的外表和为人的尊严换取温饱。


    虽然电影用残疾人与正常人的外表、内在做对比,衬托出残疾人真善美的一面。


    但也没有跳出以其缺陷为噱头的模式,为区别于健全人的他者形象,夸大令人生理不适的恐怖造型,其实与马戏团做法无异。


    《畸形人》剧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那个时期:


    关注残障人士的意识已经崛起,但公众在心中终究对其形象保留着一丝不适与恐惧。


    2

    武侠电影


    但与上文完全相反的是,东方的武侠世界大多以“盲”来建立一种神秘、崇拜感。


    杜琪峰导演作品《盲探》


    北野武导演作品《座头市》


    杜琪峰导演作品《盲探》与北野武导演作品《座头市》,主角虽都有视觉障碍,但都为衬托出异于常人的本领。


    王家卫导演作品《东邪西毒》中梁朝伟扮演的盲侠则有种只隔层纱般的暧昧朦胧感。


    《东邪西毒》中的盲侠一角


    这种神化的刻板印象被传到好莱坞,导致外国人认为戴盲人眼睛的人一定是世外高手。


    《黑客帝国》中的墨镜天团


    但无论贬低还是赞美,说到底,都是以残疾人的形象来做文章。


    3

    传记电影


    残疾人题材电影有一大类为传记电影


    残疾人永远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人们对弱势群体关注的开端,往往伴随着一个“强大的弱者”崛起。


    相信大家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该散文甚至被摘录至中小学生课本中。


    阿瑟·佩恩导演作品《奇迹创造者》


    其作者海伦·凯勒就是一名残障人士,疾病带走了她的视力、听力和声音,但经过安·沙利文的悉心照料下,她学会了交流、阅读、写作等技能,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


    阿瑟·佩恩导演作品《奇迹创造者》就是根据海伦·凯勒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泰勒·海克福导演作品《灵魂歌王Ray》


    泰勒·海克福德导演作品《灵魂歌王Ray》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主角雷·查尔斯是美国著名音乐家,是节奏布鲁斯音乐的先驱,是第一批被列入摇滚名人堂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盲人。


    还有去年上映的《妈妈的神奇小子》,将镜头对准了天生患有痉挛的香港运动员苏桦伟。


    尹志文导演作品《妈妈的神奇小子》


    他曾参加了5届残奥会,获得6块金牌,创下了男子T36级200米径赛跑的世界纪录,被香港人称为“神奇小子”,被苏炳添称为“唯一的苏神”。


    这类专注于残疾人的传记电影带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剧情主要讲述有缺陷的人如何汲取人性的温暖,以及通过努力获得普通人也难以触及的成就。


    4

    温情电影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提到残疾人就自动与苦难划上等号。


    把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公、情感上的不便,以及亲朋好友的艰辛照顾搬上银幕,从而催观众泪下也成为了公式化的模版。


    这类电影有些有为了体现演员的精湛演技,奔着奖项所拍的嫌疑,但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外国有《雨人》《闻香识女人》《触不可及》等。


    外国优秀残疾人题材电影


    中国的《黑眼睛》《漂亮妈妈》《海洋天堂》也是此中翘楚。


    中国优秀残疾人题材电影


    《推拿》则另辟蹊径,将镜头无限推近盲人群体,展现出趋近于现实的盲人生活,向观众传达特殊人群拥有如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


    娄烨导演作品《推拿》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最长的拥抱》,它由刘伟主演。


    杨博、杨亚洲导演作品《最长的拥抱》


    刘伟是真实的残障人士,他在10岁那年失去双臂,12岁时开始学习游泳,并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刘伟14岁时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16岁时学习用脚打字。2006年他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同年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残障人士刘伟


    2010年,刘伟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纪录;同年,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


    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座右铭: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导演杨亚洲坦言,刘伟的这句话成为整部影片的创作雏形。


    《最长的拥抱》剧照


    在筹备电影《最长的拥抱》时,导演杨亚洲问男主角刘伟:“你最想对自己母亲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刘伟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我有胳膊,真想抱抱你。”


    于是,“如果我有胳膊,真想抱抱你”便成了《最长的拥抱》中最动人的一句台词。


    刘伟并不拒绝演出,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不想演一部煽情和苦情的电影。”


    《最长的拥抱》剧照


    他的想法跟杨亚洲不谋而合,“并不是所有表现残疾人的电影都要以‘身残志坚’作为唯一的主题,我希望把《最长的拥抱》拍成一部很优美的青春电影。”


    杨亚洲表示:“《最长的拥抱》不是一部残酷的电影。影片中虽然展示了很多现代社会的矛盾,但都是为了衬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体现人性的闪光点。”





    “身残”与“志坚”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呢?


    所有人都可以迅速作答:没有联系。


    是的,身残志坚,打动人的永远是“志坚”,并不是“身残”。



    谁会不喜欢真诚、乐观、善良、坚毅的人呢?


    不管是传记电影,还是温情电影,只要涉及残疾人,必然会牵扯出“身残志坚”的主题,传达出“残疾人尚能如此,健全人更应不甘落后”的思想。



    如今有很多人开始质疑,残疾人题材电影是否在消费残疾人群体?贬低残疾人群体?用残障人的苦难激励普通人?


    毋庸置疑,这种特殊人群的题材往往容易陷入不同的陷阱和献媚。


    但小编认为,不要提到残疾人就仿佛掉入悲惨世界。


    《生命如此美好》剧照


    就像《生命如此美好》,电影并不需要我们培养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而是怀着对特殊群体的平常心。


    而对于一些各抒己见的问题,小编的看法是:


    《生命如此美好》剧照


    电影不能被盲人看见,而能让盲人被看见。


    只要我们仍在对此思考,那就不必在意答案,关注就是我们的初心。



    即将播出:

    《生命如此美好》:12月03日 10:25

    文:Tea

    编辑:福尔魔歌、Tea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马克龙访美炮轰拜登政府“分裂西方”,双方贸易战恐升级?|凤凰观察
    ·香港专家建议:成人可接种第五剂新冠疫苗
    ·联合国大会为江泽民逝世举行默哀仪式,港、澳中联办设灵堂供各界吊唁